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关于举办2025 年(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校园赛的通知
时间: 2025-09-05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作者:
各教学单位:
2025 年(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下举办的全国性高水平学科竞赛。本届竞赛将继续秉持“科技创领未来,创意变革时代”的竞赛宗旨,弘扬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加快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协调发展,激发大学生对数字媒体作品创作的兴趣与潜能,2025.9.22-2025.9.26期间将举行校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团队
1)本竞赛为学生团队参赛形式,每个参赛团队成员不超过 5 名学生;
2)为方便赛事组织及安排,各参赛团队需指定 1-2 名指导教师或研究生作为小组组长(此处研究生将作为团队成员,而非指导教师);
3)为更好地促进不同学科、专业及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本竞赛特别鼓励学生跨专业和跨学校组队,但共同完成的参赛 作品将进行统一评奖。
二、指导老师
1)指导教师必是参赛队伍所在高校在职教师。
2)指导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选题,设计方案的论证,但具体的作品制作与作品简介必须由参赛学生独立完成。
3)指导教师负责参赛作品的原创性。
三、参赛选题 竞赛采用“自主命题”和“指定命题”两种选题方式。相关选题要求参见附件 1《2025 年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 及创意竞赛指南》(简称《竞赛指南》)
指定命题:
1)“元宇宙及科幻+”数字作品专项赛道
2)AIGC 类数字创意作品创作
3)“红色之旅 追梦铸魂”专项赛道
4)“乡村振兴 科创赋能”专项赛道
5)“民族文化 创新表达”专项赛道
6)“科技+创意,讲好中国故事”专项赛道
7)“虚幻引擎(UE)作品创作”专项赛道
指定命题:参赛队伍可以自主选择作品开发平台及作品主要内容,但作 品须围绕“智能改变生活”和“创意提升品质”两个主题;
1)虚拟现实 VR 与游戏
2)移动应用开发
3)影视与动漫设计
4)智能产品设计
5)人居环境设计
6)数字艺术表现
7)数据可视化
8)电子图书绘本设计
9)智能软硬件创意作品
10)微信小程序应用设计
11)其他
四、赛程设置及时间安排
1)赛程设置 2025 年整体赛事工作部署,赛程分为:校赛、赛区赛(原省赛)及全国总决赛三个阶段;各赛程设置及具体安排详见附件 1 《竞赛指南》。
2)时间安排
五、参赛材料
1)提交材料 参赛团队需提交参赛作品的创作过程、运行截图等方面 5-10 张图片(JPG 格式)、作品展示视频(5 分钟以内,重点围绕作 品创意、设计方法、技术创新进行说明,并对最终作品进行展示), 以及作品介绍文档(包括:作品开发平台、主要软件、操作方法 及作品的亮点与特色)。
2)作品要求 ①完整性:所有参赛作品需要保证提交的文件能够在播放 设备上正常运行,如有特殊的播放要求,请在参赛表备注栏中 写明。 ②漫画类型:作品 1-3 幅为一组,文件格式为 JPG,色彩 模式 CMYK,最小规格不低于 A3 大小,分辨率 300dpi,单张 图片大小不超过 20M。 ③视频类型:提交视频要求,时长不超过 15 分钟(包含 片头、片尾),画幅宽高比 16:9,分辨率不低于 1920×1080, 格式为 MP4,应配有中文字幕,单个文件大小不超过 300M, 2025 年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参赛指南 28 系列作品不超过 3 件。
3)特别说明 ①参赛队的参赛内容应该是参赛队员独立设计、开发完成 的原创性作品,严禁抄袭、剽窃等行为。凡发现抄袭、剽窃等行 为,将取消参赛队伍的参赛资格,并追究有关指导教师和高校 的责任。 ②凡已公开发布并已获得商业价值的产品不得参赛;凡有 知识产权纠纷的作品不得参赛;与企业合作即将对外发布的产品 不得参赛。 ③凡是已经获得其他赛事奖项的参赛作品不得参赛,一经 查实将取消该作品所有获奖奖项,并在竞赛官网及参赛团队所 在单位通报相关情况。
六、投稿办法
1)校级初赛阶段:参赛团队通过 www.cmit.cn 或 mit.caai.cn,登录竞赛官网于9.21日前完成参赛注册及提交参赛作品,
2)联系人:黄老师 15365127631,QQ群号:994245077
其他事项详见附件。
附件: | 2025年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通知 |
附件1 2025年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参赛指南 | |
附件2 2025年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评分标准及奖项设定 |
信息工程学院
教学科研处
2025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