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成果
南航金城学院第六届创意活动作品“连连看”(一)
时间: 2022-05-02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作者:
人间四月天,春暖花开日,“南航金城学院第六届创意活动”评审比赛即将开始,让我们先来看看同学们的作品吧!
宗旨及主题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扩大商品和服务消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本活动旨在发挥应用型大学在人才培养、应用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优势,打造特色,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为乡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本次活动以“乡村振兴”为创意主题,鼓励学生以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为切入点,通过构建完备的供应链体系与市场渠道拓展体系,助力乡村振兴。通过本活动去培养大学生动手实操能力,增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意识,为电子商务、农业农村发展挖掘储备应用型人才,助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创意类别
一、科学幻想类
通过运用未来和数字思维和技术,推动未来乡村与数字化建设。需以科学依据为基础,将新思路、新想法通过幻想诉诸于实质性的表达,建设未来乡村、数字乡村、美丽乡村。
二、概念设计类
以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生态宜居家园为目标,从建筑、人居、环境、生态等方面提出规划设计创意。可以为乡村室内外空间创意设计,也可以从品牌策划、视觉传达、农文旅产业提升等方面去做设计。
三、现实问题类
以现实乡村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基础,通过新想法、新技术、新途径去切切实实的改善、解决乡村生活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可从促进乡村特色农业、乡村文化产业、乡村旅游产业、乡村社会服务产业蓬勃发展的角度开展创意设计。
四、其他作品
指除以上三类以外,其他具有创新思维的创意。
学生部分创意作品“连连看”
乡村智能自动投喂机
团队名称:智趣精灵
负责人:刘晨阳
团队成员:周汉鹏、拜余江、高硕、魏芬(指导老师)
作品简介:
本产品将设备安装于养殖栏,运用多组设备,通过局域协同控制,实现对整个养殖区域全面投喂和监测。该智能自动投喂项目具有普适性、智能性,通过系统自行运转便可实现功能运作,解放乡村劳动力。
本产品通过物联网链接、单片机和嵌入式开发、传感器和无线通讯技术的结合来设计和实现乡村养殖过程中集中定量投喂、检测养殖物状态、预测投喂量和集成反馈养殖信息的功能。通过定时器功能,适时打开食物槽,并发出一定提示信号,在养殖物进食期间,通过运用传感器检测温度、湿度来进行养殖物身体状态采集。投喂结束后,通过传感器检测食物槽中剩余食物量,由此为依据自动增减下次投喂量。若食物槽中食物不够,可用履带从食物储存库中自动增添。还能向管理人员发送日志信息,若传感器检测到养殖物状态产生异常,可及时向管理人员发送异常提醒。
系统框图:
1. 定时模块:
DS1302芯片与单片机之间采用同步串行的方式进行通信,数据写入校准现实时间,并设定投喂装置打开时间,当程序触发设定时间,发生中断,发送标志位信号给投喂模块,并持续计算投喂时间,到达设定投喂关闭时间,再次发送标志位信号,关闭投喂装置。
2. 投喂模块:
接受到投喂信号,调节PWM驱使舵机打开/关闭食物存储仓门,放置食物至食物槽/从食物槽回收剩余食物。
3. 传感模块:
①压力传感:运用FSR402薄膜压力传感器,放置于食物槽底部和食物存储仓底部,传感剩余食物量重量,收集数据发送单片机处理器以调节PWM,决定下次舵机打开食物存储仓门大小,从而决定食物量。
②测温模块:运用红外测温传感器MLX90614放置食物槽边缘,检测养殖物温度,设定正常温度范围。若温度异常,发送信号至单片机处理器,再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发送信息给管理者。
4. 食物存储模块:
处理压力传感器信号,若食物剩余储量不足,点亮LED灯,启动蜂鸣器,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发送信息至管理者。
5. 无线传输:
通过ESP8266芯片WIFI模块远距离传送信息给管理者。
农产品仓库远程监管系统
团队名称:哆啦B梦
负责人:范天一
团队成员:王瀚翔、王富达、夏登民、席鸿健
作品简介:
在国内,农产品仓库存储问题已成为农业发展新阶段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之一。如何实现粮食的科学存储、强化农产品仓库的安全管理、建立农产品仓库安全监控系统,已是非常紧迫!采用何种技术和方法来实现农产品仓库的运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本系统的仓库监测终端配有温湿度传感、红外传感、烟雾传感、压力传感、风扇、继电器、摄像、wifi通信等模块,与服务端仓库管理系统连通。可对仓库进行实时的温度、湿度、火情、防盗进行监测以及报警。当监测到湿度过高,打开风扇通风;当出现火情,立刻发出警报并向手机端发出警告,触发灭火系统;红外热释电模块用于监测是否有人活动实现防盗;实时数据上传服务端管理系统生成每日数据统计;可通过web访问管理系统查看数据以及仓库实时监控,并能够远程控制灯、风扇等设备的开关;在管理系统可对人员、仓库货物的出入库数量、种类等信息进行登记录入,从而实现农产品仓库的高效管理。
仓库监测终端:
服务端仓库管理系统:
“足不出户”之乡村智能垃圾处理装置设计
团队名称:E思妙想
负责人:冯慧琳
团队成员:吴钰涵、张津雪、翟雨芹(指导老师)
作品简介: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民生活生产、农村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本团队基于此背景创新设计“足不出户”之乡村智能垃圾处理装置,希望对乡村垃圾处理工作带来重要参考价值。
智能垃圾处理装置如图所示,居民通过自家门口的类似井盖的装置放入垃圾,垃圾由地下传送带传送;a、b、c为三户居民垃圾的闸口,闸口逐一打开,便于后面对不同住户垃圾进行大数据分析;在传送带运输途中,会有一个装置对垃圾进行消毒、除味;接着到达垃圾识别装置处,进行识别后,会有三个抓手将垃圾放入对应的垃圾站;垃圾站有重力传感装置,达到一定重量后,自动传输数据给系统,后有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可降解垃圾站里有粉碎装置,将垃圾粉碎后进行填埋或还田。
智能垃圾装置总流程图及细节分析:
消毒除味装置细节分解图:
图像感应&抓手装置细节分解图:
粉碎装置细节分解图:
大数据分析流程图:
以“竹”为链,振兴乡村
团队名称:BOOK思议
负责人:黄海娟
团队成员:祁燕红,谢文会、刘金美(指导老师)
作品简介:
本项目以“竹”为链,将竹子的生产销售可视化。引进新技术,借用互联网平台、电商APP、小程序这些工具,使竹成长可视化。将竹的各个生产环节的产品进行加工,可使得乡村借助竹系列衍生物品,走上乡村振兴道路。具体方面有:
1.竹文化:竹文化产业的行业构成以竹民俗表演业、竹节庆会展业、竹文化旅游业、竹工艺品制造业为主。产业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市场机制,但政府主导的特点非常明显,并与旅游业联动发展。
2.竹产业:将竹子制成竹篮、竹筛、竹笊篱、筲箕、竹蒸笼、炊帚、竹畚箕、竹畚斗、竹耙、箩筐、竹扁担、竹筷等日用品进行销售,或者将竹子制成竹制工艺品进行展览;
3.竹旅游:将生产、制作、旅游等方面垂直整合产业链,使竹的生态、生产生活、景观等功能合二为一,将竹子这种林业资源与旅游相结合,大力发展竹文化,竹林公园和生态旅游文化等。拍摄宣传片,推广竹林文化。将竹文化与竹旅游相结合:住竹屋,吃竹宴,游竹林,赏竹艺,竹纪念品DIY。
“竹”生态链示意图: